第(2/3)页 转来转去,内斯肯斯又走回了442老路。 中场三人都是擅攻不擅守的主,只要发现控球权回到哈勒姆竞技这边,三人就开始在前场跑位,没有一个回来和沈彬做配合做接应工作。 沈彬在对方严防死守下,只要得到球只能快速出脚,把球传向前场的队友。 古拉尔那边也被重点照顾,沈彬只有两个选择,要么长传冲掉,直接把球输送到前锋线,让哈沃德和李东国和对方拼二分之一机会,要么传给香川真司和儒尼奥尔。 对于只有16周岁的香川来说,他的年龄太小了,脚下技术不比邓桌翔差,但是明显看出16岁和17岁的差距,他对抗能力太弱了,在日本K联赛,他还能如鱼得水,因为那里学的是巴西风格,对抗性较差,突然加入对抗性更强的欧洲联赛,明显感觉不适应,整个上半场他成了滚地葫芦,一碰就倒。 这小子一开始倒地还能像给他传球的沈彬做出抱歉手势,两三次之后,就再也做不下去了,明显被打自闭了。 沈彬暗暗吐槽,“这孩子不会因为一场比赛废了吧!” 所以上半场多数时间沈彬只好选择和儒尼埃尔寻求配合,可是,不知是八字不合还是咋的,两人传接总不在一个点上,巴西人天马行空地跑位,总是让沈彬无可奈何,这样的球员,跑位能让沈彬无可适从,更能轻易骗过对方的防守球员,上半场唯一的一次有威胁的进攻就是他创作的。 沈彬的足球理念还是以掌控为主,很难和这样赌概率风格的球员形成默契。 上半场比赛结束,哈勒姆竞技0:1落后乌得勒支。 中场休息的时候,内斯肯斯表扬了儒尼奥尔,就是对他丢球时没能积极回防感到不满。 儒尼奥尔从来不觉得防守是自己的工作,因此没有把内斯肯斯的建议听进去。 下半场邓桌翔换下了滚地葫芦香川真司,继续用巴西人在左路镇守。 让邓桌翔下半场替补,这似乎是内斯肯斯所能想到的最好的解决办法。 哈勒姆竞技的中场运转能力提升了,防守压力骤减,可是,沈彬依旧没有找到比赛感觉,因为蒂奥特不在,他自觉需要承担防守重任,于是下半场只传出两次威胁球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