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太极宫,太极殿。 大朝会。 听政环节。 今天出了一件大事。 右卫将军、代州都督刘兰被认定谋反。 鄠县县尉游文芝因犯罪被关进监狱,判处死刑,为了立功活命,游文芝告发了刘兰的谋反阴谋。 缘由是有一个叫许绚的人会解读谶言,他对刘兰说“天下有长年者,咸言刘将军当为天下主”。刘兰的儿子刘昭也对父亲说“谶言海北出天子,吾家北海也”。 李世民很是惊怒。 因为这涉及到了金刀之谶。 自东汉后,其他出现造反的情况,当朝皇帝都不会有多少想法,然而听到刘姓之人造反,都会变得很是紧张。 所谓金刀,便是卯金刀,为劉。 当年刘邦建立西汉,定都长安,现在长安宫城旧址,就在皇宫西北方向,禁苑之内。 后王莽废刘婴,建立新朝。 然而仅仅只是过了十六年,汉光武帝刘秀便建立东汉,传十三世,一直到曹丕篡汉,东汉灭亡。 虽说蜀汉昭烈帝刘备三造大汉失败了,可金刀之谶的影响力,依旧没有削弱。 此后,西晋末年,汉赵光文帝刘渊自认是汉朝公主的后裔,打着恢复汉朝的旗号起兵。于左国城称汉王,再建汉国。 还有南朝宋武帝刘裕,汉高祖刘邦之弟、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二世孙。 出身贫寒,曾靠砍柴、种地、打渔和卖草鞋为生。 然后就是作为刘姓皇族后裔,登高一呼,便逐渐掌握了东晋大权,代晋自立,定都建康,国号为宋。 似乎每到王朝末年,总会冒出个姓刘的出来,登高一呼,秀翻全场。 唐朝才建立多少年,现在又冒出个刘兰。 要李世民怎么不紧张,但凡东汉之后的皇帝,谁不忌惮刘姓造反。 “按律如何。” 李世民沉声问道。 “按律腰斩。” 刑部尚书张亮作揖回道。 “准!” 李世民直接盖棺定论,连先查探一番的意思都没有。 金刀之谶都出来了,不管真的假的,先把刘兰杀了再说。 宁杀错,勿放过。 至于个中详细,那就等事后再进行调查。 要是有人故意栽赃嫁祸,那就再给刘兰去赔命吧。 就这样,代州都督刘兰被判腰斩。 原本以为今天早朝就算结束了。 户部郎中柴孝成,上前一步道:“启禀陛下,臣有上奏。” 赶着李世民心情不好,皱眉道:“准奏。” 柴孝成看了一眼坐在四轮车上的太子,这才开口道:“启奏陛下,太子殿下在晋州开设商号,实乃与民争利之举。” “以极高的价格,雇佣百姓进行开采,如今正值春耕,大量佃户为求厚利,纷纷弃田而去,致使良田荒芜,春耕停滞。” “此乃关乎国之根本的农耕之事,不可轻视。” “太子虽贵为储君,然此举却有失考量,不仅影响百姓生计,更动摇国家根基。” “恳请陛下明察,责令太子停止石炭之经营,以安民心,保农耕。” 李承乾闻言,面色淡定。 此前他就已经收到了李元昌给他的信件,把晋州的情况都说清楚了。 李世民闻言,看向太子道:“太子,对于此事,你可有什么想说的。” 李承乾对柴孝成问道:“你弹劾孤与民争利,破坏春耕,可是有证据。” “若无证据,便是诬告,当判反座之罪。” 晋州有两大世家。 一是曲阳魏氏,最出名的代表就是魏征了。 二是晋州柴氏,名副其实的将门世家,代表人就是柴绍。 魏王李泰身边的柴令武,就是柴绍之子。 这户部郎中柴孝成,便也出自晋州柴氏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