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阿拉伯帝国的战争威胁,还是有些用的。 尤其是对于长安百姓来说。 两边开战对于大唐肯定不是什么好事。 同时,阿拉伯帝国提出来的条件,让许多人都觉得非常不错。 尤其是对于大唐商人。 长安有很多远商,就是在走国家贸易,毕竟这里头利润很大。 能在长安买得起房子的,许多都是有着国家贸易的背景。 还有许多已经取得大唐户籍的粟特人。 如果大唐同意阿拉伯帝国的请求,那么在以后经商的路程上,就能享受特殊的权力待遇。 所以最喜欢太子能够交出罗马公主,大唐跟阿拉伯帝国达成军事同盟的,就是商人阶层了。 不过很可惜的是,大唐虽然商业发达,商人地位有所提升,但要跟太子去相提并论,那就比较扯淡了。 他们完全没有能力去左右皇帝乃至于太子的决定。 拜占庭使团的阿历克斯和纳伦德,急得像是热过上的蚂蚁。 “怎么办,纳伦德。” “如果大唐皇帝陛下,答应阿拉伯的请求,那么我们全完了。” 阿历克斯不懂大唐皇帝,但他懂自家皇帝。 如果这样的事情,是自家罗马皇帝遇到,会怎么处理。 几乎可以确定会答应这样丰厚的条件。 纳伦德安抚道:“不要紧张,阿历克斯长官,大唐是礼仪之邦,绝对是做不出来,把我们交给阿拉伯人,这样的事情。” “也许我们可以联系下公主殿下。” 阿历克斯点头道:“对,我们应该马上联系公主殿下,把长安发生的事情告诉她,请求太子殿下的帮助。” 长安城,万年县跟长安县官署前。 各自聚集了上百百姓。 他们是来这里请愿的。 魏王李泰在面见阿拉伯使者后,对于他们的想法很是支持,暗中推波助澜。 而大唐商人们,则是有钱出钱,有力出力。 但是自从上次全城徭役的事情后,长安的百姓也学乖了。 不敢再跟着闹事。 这些请愿的人,基本上都是花钱买来的。 只要愿意去的,就给一贯,也就是一千钱。 其实一开始其实就几十文,但没人搭理,毕竟风险太大。 后面价钱不断加码,逐渐涨到了一贯。 这就让许多人开始动心了。 所以才弄来了几百个百姓。 多数年轻的,想要跟着混些钱财的,大多被长辈拉住。 他们是明白太子的。 太子虽仁义,但也足够强势。 东宫里,得到消息的狄奥多西,也匆匆赶来面见太子。 “殿下,请不要赶走我。” 李承乾笑道:“谁说要赶走你了,区区刁民,也敢闹事。” “文忠。” “臣在。” “传孤太子教令,立即着金吾卫,抓捕所有聚众闹事者,按大唐律,尽皆判处三年徒刑。” “正好孤的水泥厂缺人,全部丢过去进行劳动改造。” “另,警告大食使者,再有相关言论,莫以为能仗着使者身份,就能在大唐肆意妄为。” “万国使臣在大唐境内,当遵守大唐律法,胆敢有触犯者,皆当以大唐律处置。” “此次孤就不另行追究了,若敢再犯,绝不轻饶,立即去办。” 内侍文忠躬身道:“是,殿下。” 狄奥多西听到太子这么说,喜极而泣,顾不得矜持,一把抱住太子。 李承乾训斥:“光天化日之下,如此行径成何体统。” 而后轻声道:“晚上来孤寝宫。” 狄奥多西认真道:“晚上我定要好好服侍殿下。” 长安两县官署。 县令面对请愿的百姓不好动手,一来是人多,二来也有人暗中授意。 于是就把事情往上报。 一层层上报,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李世民的耳朵里。 “荒唐!” 要挟朝堂这样的事情,可是明确违法大唐律法了。 想了想,李世民问道:“太子那边,可有动静。” 张阿难回道:“太子已经传教令于金吾卫,命立即对闹事的百姓进行抓捕,并判处三年徒刑。” 李世民再问道:“此次闹事的百姓有多少人。” 张阿难道:“两县公廨,约莫有七八百人。” 就这点人? 李世民吩咐道:“就按太子的意思去办。” “另,两县县令罚俸三月,若有下次,革职查办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