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这个世界上,从来都没有永恒的盟友。 新罗亲唐,也不是一开始就是的。 早前新罗高丽联合,对付百济。 后来高丽强大了,新罗联合百济对付高丽。 再后来,高丽跟百济一合计,要分吞新罗。 新罗没办法,这才派遣使者,臣服大唐,请求大唐出兵攻打高丽。 到现在,新罗背叛大唐,也没有多少心理负担。 实际上哪怕是现在,新罗国内也有两大政治势力,亲唐派跟反唐派。 由于现在大唐太子的强盛,亲唐派站不住了,成了清一色的反唐派。 “好计策,完全可以双管齐下。” “大唐太子这般跋扈,目中无人,也是应该得到一些教训了。” “但我等首先,还是要按照大唐太子的吩咐行事,暗中联合百济,临阵一击,说不定还能俘虏大唐太子。” 金春秋首先就对此肯定,而且越想越觉得靠谱。 两个计策,完全可以一起行动。 甚至金春秋还打起了大唐太子霹雳火的想法。 如果能俘虏大唐太子的话,那他们就能有霹雳火了。 不得不说,前景远大。 况且就现在来说,成功几率很高。 按照现在的情况,大唐太子应该不会派遣出太多兵力,而他们有十万兵力,外加联合百济,倭国。 数十万兵力,对付大唐太子几万兵,还怕不能赢? 金德曼有些迟疑。 没敢直接下定决心。 倒不是她对大唐有多忠心,而是一旦这样做的话,一旦失败,新罗可就要步上高丽的后路了。 真能俘虏大唐太子吗。 要知道大唐可不是只有一个太子,还有他们的皇帝在啊。 届时又来一次东征,大唐皇帝派遣数十万兵力,又怎么能抵挡。 也许是看出了女王的迟疑。 金庾信这个时候开口道:“大王,如果能打败大唐太子,那么我们就能把现在高丽的疆域,全部都抢过来。” “高丽如今各地皆反,只要我们许诺恢复他们的贵族身份,就必然能得到他们的效忠。” “凭借我们的实力,自然不可能完全吃下高丽,但可以邀请百济,倭国一同。” “唐军主力现在已经班师回朝,大唐皇帝跟太子有所矛盾,短时间内,必然很难再次发动东征,这就是我们当的机会。” “当年高丽尚且能抵抗隋朝百万大军,若我新罗联合百济,倭国,为何不能抵挡大唐。” “有倭国之助,也能阻扰唐军从海上行动。” 金庾信是个很有军事经验的统帅,从战争的角度上看,三国联合,再加上高丽如今的残余力量,只要打败了太子后,紧紧抱团,大唐也奈何不了他们。 金德曼动摇了。 金庾信是她最为依赖信任的大臣,他都这么说了,自然是能办的。 想了想,金德曼下定决心道:“好,就以此行事。” —— 长安城。 相比离开时候的意气风发,现在的魏王李泰,多了几分狼狈之感。 不过想到唐军全都已经撤离高丽,李泰又期待了几分。 李世民也准备了庆祝宴会。 毕竟不管怎么说,高丽大捷是事实。 况且李泰跟张亮,攻陷卑沙城,也是有功劳的。 论功行赏,自然是少不了。 只是后边李勣,张亮还没回来,宴会还要等待一段时间,或许会安排在年关附近。 李泰等人也只有百骑先行抵达。 入了皇宫。 李世民没有多说什么,这个时候去对魏王说些什么话,也没有太大的意义,反而是容易挑起他们兄弟之间的仇恨。 如今太子的情况,变得很是复杂,这跟李世民的内心纠结,也有很大关系。 在这样的局势下,说废除太子是不可能的。 太子还在高丽,从国家的角度出发,如今的高丽正在被大唐所统治,毕竟去当官的,都是汉人。 李世民也不想把自己跟太子的矛盾闹得人尽皆知。 这让回来后的李泰有些许沮丧。 原本他还觉得,父皇应该斥责太子。 结果什么也没有提。 所以他也不好说太子的坏话。 “魏王其实不用这么担忧,太子的野心,谁还能不知道呢。” “陛下之所以放任,是顾全大局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