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越往上走,视野越开阔。 回头能看见榆林沟全貌,远处老榆林的藏式民居散落在河畔,屋顶的经幡在风中翻飞。 风比沟里急了些,但总的来说是非常清爽的。 坡不算陡,李悠南能够感受到祝清越这会儿的状态并不算很好,于是便刻意放慢脚步。 在经过一块刻着六字真言的玛尼石时,祝清越用手指轻轻擦过石面上的刻痕,忽然她的心情就有一些变得敏感起来。 她望着李悠南,痴痴地说:“我小姨肯定也来过这里,这里的玛尼石,会不会有一块也是她堆的?” 李悠南沉默了一下,点了点头:“会的。” 祝清越也过去堆了一个,然后一本正经地祝福:“祝李悠南发大财,身体越来越好!” 李悠南忍不住笑起来。 云层薄薄地铺着,太阳偶尔露脸,把格西草原那边的山脊线照得发亮。 翻过垭口时,风突然裹着青稞炒面的香气扑面而来。 时间过得飞快,李悠南自然没有什么体力上的困扰,但他一直都在观察着祝清越。 虽然也有过想要看看祝清越到底能到哪种程度的小心思,但一定要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。 祝清越没有丝毫他想象中的矫情,走在前面,脚步非常坚定。 高原上太阳落山的时间很早。 不多时,太阳已经偏西了,被一块乌云给完全挡住。 但是,两人的眼前豁然开朗——格西草原就在下方铺展,黄褐色的草场一直延伸到雅拉雪山脚下,几头牦牛在溪边饮水,像墨点洒在宣纸上。 在经幡桩旁找了块平地坐下,掰开压缩饼干,就着水慢慢嚼着,并不着急。 远处有牧人的黑帐篷升起炊烟,浅灰色的一缕。 风送来隐约的牛铃声和折多河的流水声,他们两人在那儿坐了很长时间。 看状态,今天想要直接抵达营地估计是有一些悬了,李悠南没打算走夜路,便对祝清越说:“待会下去以后我们就在那里扎营吧。” 祝清越点了点头。 其实她早就想要休息了,这会儿腿酸得不行,而且高原环境带来的困扰,至今还没有适应呢。只是“不要成为李悠南的拖油瓶”的信念让她一直坚持着。 两人慢悠悠地往下走。就在这时,李悠南的目光忽然瞥见了旁边的草丛以及后面的灌木。他的表情微微一亮,将背包解下来,对祝清越说:“你稍微等我一下。” 祝清越露出了疑惑的表情。 李悠南将自己的背包交给祝清越,随后从背包的侧面取出一把非常顺手的小刀,便从草丛里钻了进去。 祝清越歪着脑袋忍不住问了一句:“你要去哪里啊?” 李悠南笑着说:“晚上扎营的时候加点餐。” 祝清越瞪大了眼睛,迟疑了一下,但还是没说什么。 李悠南很快钻进了灌木丛中,但身形没有完全消失,可以看到他的衣物在灌木里若隐若现。登山者穿的衣服往往是亮色的,从时尚的角度上看,是极为丑陋的,但也是区分纯小白和入门的一个很重要的依据。 主要原因就是这两种颜色与野外的主体颜色对比特别明显,让人一下子就能看到。 意识到李悠南并不打算走远,祝清越微微松了口气。随后她将目光放在李悠南的背包上,说实话,李悠南已经检查过她的背包了,但自己还不知道李悠南的背包里装了什么东西呢。 祝清越相信自己的背包放在所有的女孩子里绝对算是非常沉重的,这一点上便也有一些小小的骄傲,她自认为比起普通的男生是不差什么的。 好奇之下,她尝试用手提了一下李悠南的背包。 随后,眼睛瞪得圆鼓鼓的,悻悻地将背包放回原处。 没过多久,李悠南就回来了,带着丰厚的战利品。祝清越一脸古怪地看着李悠南手里的东西,那是一把绿色的植物。 祝清越不认识那东西,疑惑地问:“你手里拿的是什么?” 李悠南笑眯眯地说:“这个嘛,一种纯天然营养美味的绿色食材,当地的名字叫刺龙包,高原地带比较常见的一种野菜。” 李悠南并没有解释得太多。他的知识库里对于这种野菜的了解可就更加详细丰富了,包括含有多少的碳水化合物,多少蛋白质,多少不饱和脂肪酸之类的营养元素,他都很清楚。 上次跟着团队穿越的时候,他的这一项技能其实并不能发挥出更大的优势。而此时,徒步穿越,这项技能可以用到的地方就更多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