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7章 小镇青年-《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紧张”和“乐于交流”这两者其实并不矛盾。

    在学校的心理中心,因为咨询师是“心理老师”,所以大部分的学生可能会有些拘束,用专业的话讲就是带着一点天然的【防御】。

    但这也有一个好处——那就是在这种情况,在不涉及到极其隐私的部分,学生们反而可能会说得更多。

    咨询的初步关系就会建立得会更加容易。

    而这第一步完成之后,南祝仁就很有信心凭借着自己的技法和经验瓦解掉学生来访者的【防御】,把这种状态彻底从劣势变成优势。

    按照狭义的社交回合制,既然对方现在再次问好了,那自己就要给出回应。

    但这个回应肯定不可能再是一句“你好”,南祝仁干脆顺势开启这次咨询的话题。

    “‘庄俊哲’……是吗?”

    “哦,是的是的。”

    中规中矩的名字,不太好【积极关注】,南祝仁在确认一下之后直接跳过。

    “研一了?”

    “啊,对对对。”

    简单用来访者的基本情况切入咨询关系。

    随后进入正题。

    “那么既然我们坐在了这里,那肯定是有什么问题在困扰着你的,能简单和我说一说吗?”

    这是南祝仁的惯用开场白,里面的用词其实都是他精心设计过的。

    比如,用“问题在困扰”来代替“有什么地方难受”、“有什么能帮助到你”这样的表达方式,在主观感受上将来访者的问题弱化,并且剥离一部分的情绪色彩。

    在咨询关系初期,能够很大程度上照顾到比较敏感的来访者。

    这种问法实质上是一种会谈技巧的运用,并不是说南祝仁真的要和来访者“探讨问题”。

    然而这一回,眼前的研一学生却一本正经地点了点头:“是的,老师,我确实有个问题想要和您探讨一下。”

    南祝仁眨了眨眼睛,这种反应挺少见的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