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五一章 给胡宗宪修祠-《回到明朝做仁君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密奏得到了京城之后,直接就递到了朱翊钧的面前。

    从辽东来的奏折,现在根本就没有人敢阻拦,甚至都没有人敢查看。整北京城都知道辽东是皇帝关注的重点。

    看着陈矩递上来的密奏,朱翊钧的脸色变得有些古怪。

    王锡爵一份,戚继光一份,这两人居然没有联名,这就让朱翊钧有些迟疑了。

    难道说这两人闹不和了?

    想到这里,朱翊钧的心里面就咯噔一下。

    不是把两个有能力的人放在一起就都能成事的,因为有能力的人都有自己的想法,而且态度非常坚决。

    这两个人在一起,很可能会意见不合。王锡爵和戚继光就是如此,如果真是这样的话,就麻烦了。

    一旦内部闹不和,即便是再有才华都没有用。朱翊钧甚至想到了以后辽东的经抚不和,真要是互相告状的话,那就完蛋了。

    将密奏拿过来,朱翊钧快速翻看了起来。都看了一遍之后,朱翊钧的神情变得诡异。

    这两个人根本就不是不和,而是非常和,在密奏里将彼此互相夸奖了一番。

    首先是王锡爵,对戚继光就是一顿称赞,说他治军严明、清廉自守,手下的军队对周围的百姓秋毫无犯,自己也是令行禁止;在制定作战方案的时候,那也是很有章法。

    一句话,戚继光名不虚传。最后还拍了一下朱翊钧的马屁,皇帝能选用这样的将领是朝廷的福气、天下的福气,这一次辽东大战一定能打赢。

    然后就是戚继光,也在密奏里把王锡爵一顿拍,说王锡爵这个人宽宏大量,辽东在他的治理下政通人和,百姓的日子非常好过,官吏十分清廉。对于这次作战,准备也非常充足,后勤保障做得很好,对自己很支持。

    同时也对朱翊钧拍了一顿马屁,能选用这样的官员,那就是朱翊钧的功劳。

    上有明君,下有贤臣,这次辽东之仗一定能打得赢。甚至都上升到了大明万万年的地步。

    朱翊钧很无奈,你们两个相处得好,就不用在朕面前秀恩爱了。

    看到后面的内容,终于把正事说了出来,原来是徐渭的建议。

    两人倒是没隐瞒,直接就把徐渭的建议说了出来。

    看了一遍之后,朱翊钧合起了密奏,轻轻地叹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这个徐渭是一个人才!

    朱翊钧沉吟了片刻,转头看向陈矩说道:“马上传旨辽东,让徐渭进京。”

    “是,陛下。”陈矩连忙答应道。

    想了想,朱翊钧又说道:“这样,他可能不愿意来。你告诉他,就说朕要给胡宗宪修一座忠良祠,让他回来主持修建。”


    第(3/3)页